智汇苏城,云创未来。9月16日,2025苏州人工智能+产业创新大会暨云智算技术生态大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行。《苏州市加快建设“人工智能+”城市行动方案(2025-2026年)》对外发布。省委副书记、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,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陈怀达,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周海燕出席并致辞。
《苏州市加快建设 “人工智能+”城市行动方案(2025-2026 年)》发布。
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。近年来,苏州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落地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导区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重大平台,获批建设制造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,汇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2400家,今年1-7月人工智能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9.7%。为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,苏州出台加快建设“人工智能+”城市行动方案(2025-2026年),力争到2026年底,构建300个行业数据集,争创5个省级以上AI重点实验室,集聚240名AI领军人才,培育350个垂类大模型、200个典型应用场景,推动全市智算规模达17000PFLOPS。
展开剩余72%致辞时,刘小涛代表市委、市政府向大家长期以来给予苏州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。他说,一直以来,苏州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铸就了享誉全球的“苏州制造”,现在正用数字的刻刀,努力雕琢“苏州智造”美好未来。我们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完善覆盖产业、技术、人才、场景的专项政策体系,不断拓展应用场景,支持大模型和新一代智能终端研发应用,集中突破芯片、算法等核心技术,让新技术、新方案、新产品率先在苏州落地推广,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。恳请各位企业家、专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苏州,与我们携手打造面向AI时代的新制造、新城市。
陈怀达表示,中国移动肩负人工智能“国家队”的使命,正大力推动“AI+”行动计划,勇当“AI+”时代的供给者、汇聚者、运营者。期待与大家携手共进、聚力前行,加速构建核心能力,共同攻关超大规模智算集群、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;降低算力使用门槛,共同探索联算成网、算电协同等多元化合作;强化产投协同,共同推进参股企业供需对接、能力共建,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突破。
周海燕表示,本次大会着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以更普惠的方式、更高效的路径赋能千行百业,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和国资央企的前瞻视野和责任担当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一如既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携手各方汇聚智慧、深化合作,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创新的新路径,共同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,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大力量。
苏州国资与移动云能力中心战略协议签约。
会上,苏州市政府与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与苏州数智科技集团、江苏金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;苏州市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(第一期)AI商城正式上线;移动云益企共创行动首批企业入驻,移动云超级智能助手正式发布。部分嘉宾作主题演讲。
国家部委、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;苏州市领导顾海东、毛伟,各县级市(区)负责同志;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、行业协会、投融资机构、人工智能企业代表等参加大会。
新闻多一点
9月16日上午
在2025苏州人工智能+产业创新大会
暨云智算技术生态大会上
《苏州市加快建设“人工智能+”城市行动方案(2025-2026年)》正式发布,提出到2026年底,全市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家,智能经济产业核心规模年均增长超过20%。
《方案》提出,苏州坚持创新引领、数据驱动、场景牵引、生态协同、安全可控的发展原则,构建市区协同的产业链格局,推动“AI+科技”“AI+产业”“AI+民生”“AI+治理”四大方向,到2026年底,全市打造20个市级AI产业园,培育350个垂类大模型、200个典型应用场景,全市智算规模达17000PFLOPS,同时组建超500亿元AI基金群,强化发展支撑,实现超120个AI服务算法国家备案,同时主导100项AI标准,建设5个全国性开源平台。
苏州市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(第一期)上线及平台AI商城生态企业入驻仪式举行。苏州市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是由苏数科集团打造的长三角“数据要素×”“人工智能+”产业综合服务枢纽。平台深度融合模型、应用、数据、算力四大核心服务模块,打造贯通人工智能技术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。目前,平台AI商城已与三六零数字安全、镁伽科技、博云科技等10家企业进行入驻签约,将依托AI商城的模型上架、应用展示、算力调用及供需对接等功能,赋能入驻主体实现技术需求的快速发布与精准匹配,全面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,切实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来源:苏州日报
发布于:北京市九五配资-股票做配资-股票免费配资-重庆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